西岸美术馆:让公众参与艺术生产 2020-11-23
??“请问今天有展览吗?”“有新展览,11月12日开幕,您过两天来就能看※。”
??“之前的展览‘时间的▓形态’还开着吗?”“开着,不过这两天在更新部分展品,12日那天也可∑ 以看到。”
??上述对话发生在家住嘉定区的市民周女士和★西岸美术馆保安小秦之间:一个经常坐△地铁来徐汇滨江逛美术馆,另一个则对观众的每个提问对答如流。
??小秦的训练有素〖,来自西岸美术馆开馆一年来不断增长的观众黏性。据了解,一年来,美术馆共举办【6场展览和600余场各类导览,此外还举○办了20余个公教项目约500场公共文【化活动。从去年11月8日开馆√至今,有42万人次推开西岸美术馆的玻璃大门。在疫※情之下,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数字。
??去年11月8日,西岸美术馆在徐汇滨江▆开馆,同时开■启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为期5年的展陈合作,成为中国本土美术馆与法国①顶级美术馆有史以来的首次高级别合ㄨ作。
??西岸美术馆最新♂特展“设计与奇ㄨ思:装饰之◎自然本源”于11月12日开幕,同期开展的还有名为“玛格丽特·休谟:Gisant II”的视︾听装置展以及大型舞蹈项目“杰罗姆·贝尔〗的无限空间”。在“设计与奇思”展厅,一々系列通过3D打印等新技术、采用环氧树脂等新材料◤制作而成的座椅、桌子、灯具等展■品,按照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设计在展厅呈现。“设计与奇思”的上百件展品中,95件来←自境外,总货值约145万欧元。西岸美术馆〇执行馆长陈安达说,根据原计划,每当有新展览问世→,法方艺术家至少要提前1个月到沪进行现场指↓导。然而,全球疫情使得法方艺术家无法成行,只能依靠视频连线『实时沟通。更棘手的问题是物流。疫情期间,全球艺术品物流价◥格峰值曾一度达到平时价格的10倍。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让艺术品远渡重洋来∮沪参展?“我们不希望因为疫情影响这一中法高级别合作。而且,一直将展览和运营保持在国际高水准,对美术馆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。”陈安达说。按照原计◥划,明年7月,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新的常设展就将问世。此刻,中法双方已开启紧锣密鼓的策展沟通。
??今年8月8日,西岸美术馆地下一层展厅举办了一场特殊』放映,观众都是周边居民,主要@ 来自龙华街道,表演内容名为“影戏”,是传统皮影戏的现代衍生品。“夏日影戏”项▽目负责人江英说,130个预订名额一经开放就在线上平台被“秒杀”。当天在线上观看这场演出︻的观众达3.6万人次。
??“出生”两个月后就遭遇疫情挑战,西岸美术馆开始思考如何△更好地发挥一座临江美术馆的在地性和公共性,更好地为这▂座城市的人民服务。坚持让公众参与“艺术生产”,是其找到的第一条答案。
??“夏日影戏”的々灵感来自龙华地区的居民。“有位叫岑新国的老先生,退休后花了◥10年绘制了一幅《龙华长卷》。”普通居民对故土▓的恋恋深情,感染了江英和团队里◥的小伙伴,更让他们找到了公共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,即让人们更了解这︼片土地的人文、习俗、日常,更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。
??“好的美术∮馆一定是一处优秀的公共服务设施。”陈安达说,西岸美术馆将以周边3至5公里半径范围为核心,满足周边居民◢、白领的公共文化和艺术教育需求。“希望大家可以反╳复来,因为每次来都会有新的惊ζ喜。”